五十肩診療

五十肩診療

由於五十肩的致病機制是多原的,因此將需要多種治療方式的搭配。治療的重點在於漸漸恢復肩膀的活動度、消炎並減輕疼痛、及增強肌力。

脊骨神經醫學認為肩部及其周遭的骨關節錯位會負面影響肩部人體功學,造成關節及肌肉的過度負荷並發炎以及降低關節活動度。此情形持續一段時間後肩部軟組織會有纖維化反應甚至於鈣化,肌腱及滑液囊腫脹,肌肉痙攣,肌力萎縮及衰退便隨之而來。因此診斷五十肩時必需確定肩關節、肩峰鎖骨關節、胸骨鎖骨關節、肩胛骨胸椎關節、胸椎、以及肋骨是否患有關節錯位並加以矯治歸位。

負責穩定並移動肩膀的肌肉包括棘上肌(supraspinatus)、棘下肌(infraspinatus)、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以及小圓肌(teres minor)、大圓肌(teres major)、斜方肌(trapezius)、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胸小肌(pectoralis minor)、二頭肌(biceps)、三頭肌(triceps)、三角肌(deltoids)、背闊肌(latissimus dorsi)、大菱形肌(rhomboid major)、小菱形肌(rhomboid minor)也需要被治療。可在這些肌肉的激痛點(trigger point)按摩並加以熱敷、電療、及超音波治療。除此之外,患者應依據指示的居家復建運動來逐步伸展肩部。而當疼痛變成難以忍受時可服用西醫開的止痛藥或注射消炎藥來減輕痛苦但不建議長期使用。當保守治療都失敗後才須考慮開刀, 但並不常採用。

由於自體免疫功能異常和復原能力差都與體質失調有關,五十肩患者應注重平時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多喝水和多吃蔬菜水果等健康飲食習慣,以及時常運動來改善體質。除此之外,脊骨神經科醫師會以能量療法、排毒、以及特殊食療的方式來改善身體機能並加速體質的改善。

五十肩實際案例

58 歲的張先生經常覺得右肩膀痠痛,因此導致右手也無法舉高、抓背或拿取高處的物品,尤其在晚上睡覺時,也會因為右手疼痛而無法往右側躺著睡,後來經醫師診斷是五十肩的問題,並建議他接受復健治療。張先生經過了六個多月的復健治療,肩膀疼痛僅有小幅的改善,後來試著接受中醫的針灸治療,但進步的幅度有限。

在看見困擾太太多年的坐骨神經痛藉由脊骨神經醫學的治療而痊癒,因此張先生決定由太太陪同,向脊骨神經科醫師(Doctor of Chiropractic)求助。脊骨神經科醫師檢查張先生的肩膀狀況後,發現除了有五十肩常見的肩膀肌肉發炎現象之外,還有鎖骨、肩胛骨、頸椎、胸椎、第一節肋骨、以及肩關節,均患有骨關節錯位的現象。經由脊骨神經醫學的治療,現在張先生巳不再受五十肩所苦,並且回復所有的日常生活活動。

 

五十肩預防方法

。換姿勢:要預防五十肩,建議最好經常轉換工作姿勢,讓肩膀得到適度的活動量和休息,尤其是常用電腦者應每隔15分鐘要轉換姿勢,每小時要站起來活動一下筋骨。

。改習慣:做家事時,兩手應輪流交替來避免過度使用慣用手。

。避重物:使用手拉車來運載重物,減低肩膀的負擔。

。忌抬高:要放置物品於較高的櫃子時,可利用矮梯來避免將手舉得過高。

。宜平躺:睡覺儘量以平躺仰睡姿勢,避免側睡壓著肩部過久。

。要保溫:肩膀受涼會降低血液循環,天氣冷或座位向著冷氣機風口,便要多穿衣服。

五十肩的運動治療
↑回頂部
五十肩的運動必須持之以恆的做,以下這些運動能幫助增加肩關節的活動度。

1.治療五十肩的鐘擺運動
預備姿勢: 身體前彎,採弓箭步,手臂自然下垂(如鐘擺一般)。

動作A 手臂往前後方向擺動。

動作B 手臂往左右方向擺動。

動作C 手臂往順時鐘方向擺動。

動作D 手臂往逆時鐘方向擺動。

2.治療五十肩的爬牆運動
預備姿勢: 站立,面對著牆壁。

動作A 舉起患側的手,用手指沿著牆面漸漸往上爬(可在牆上做記號,看看是否一天比一天進步)。

3.治療五十肩的甩手轉圈運動
預備姿勢: 雙腳前後站立,手臂放鬆。

動作A 自然甩動兩下,向前轉一圈,再自然甩動兩下。

動作B 重複的做。

4.治療五十肩的肩關節內轉與外轉運動
預備姿勢: 拉一條毛巾放在身體後方,右手上左手下。

動作A 同時將此毛巾在背後以持續穩定的力量來牽引上下拉動。

動作B 換手再重複,不可突然猛力的硬拉扯。

五十肩成因

肩膀是人體活動量和活動幅度最大的關節,也因此成為最常受傷的部位。五十肩是多種肩膀疼痛或活動度受限問題的俗稱,較易發生於40~60歲左右的人。病人會感覺到肩關節的活動受限,日常生活活動困難,如梳頭、拉拉鍊等,甚至晚上睡覺亦感困擾,經常會無意識壓到患側肩膀而痛醒。

 

 

可依肩部關節囊(joint capsule)、滑液囊(bursa)、肌腱軟組織以及肩部骨關節等不同部位受損發炎情形及致病機制,五十肩又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冰凍肩(frozen shoulder)、沾黏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 of shoulder)、肩膀旋轉肌症候群(rotator cuff syndrome)、肩峰下夾擊症(shoulder impingement)、肩關節周圍炎。

因肩膀疼痛而就診的患者中,約有七成患者是屬於肩膀旋轉肌症候群(rotator cuff syndrome)或肩峰下夾擊症(shoulder impingement)。

 

 

肩膀旋轉肌又稱為旋轉肌袖(rotator cuff),包括棘上肌(supraspinatus)、棘下肌(infraspinatus)、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以及小圓肌(teres minor)。其主要功能是穩定肩膀關節(盂肱關節)以及將手臂(肱骨)向外旋轉和上舉。由於肩峰下的空間天生設計就相當有限,尤其是當手舉高過肩時此空間還會進一步縮小,因此旋轉肌袖和披覆其表的用來減少磨擦的滑液囊會在肌肉活動過程中,將重複的與位於上方的肩峰骨撞擊。像這樣重複的肩膀上舉活動和過度使用、或外傷、 以及個人肩膀關節的結構差異(例如之前提到的肩峰下的空間過於狹小),均可能會導致旋轉肌袖損傷,此又稱為肩膀旋轉肌症候群。

而因磨擦發炎而腫脹的滑液囊和旋轉肌腱會佔用更多空間,造成肩峰下的空間更加狹窄,使得這些軟組織在舉手動作的過程中反覆被夾擊,即稱為肩峰下夾擊症。肩膀旋轉肌症候群和肩峰下夾擊症時常合併發作但也可分開發生。所以經常需要將手舉高過肩做事的人,例如搬運工、油漆工、畫家,和從事網球、棒球、游泳和舉重的運動員,以及當跌倒時手臂伸直著地等外傷都可能引起肩膀旋轉肌症候群。其他因素包括人體功學異常、肩膀肌肉不協調、以及老化引起的血液循環不足,也會導致肩膀旋轉肌腱更容易受損和不易即時修復。

常見引發肩峰夾擠的影響因素

沾黏性關節囊炎是指肩關節囊因為發炎而造成疼痛、沾黏以及關節活動度的下降,彷彿是結凍了一般,也因此又被稱為冰凍肩。而肩關節周圍炎則是另外一個稱呼。

冰凍肩大約佔肩部疼痛症的15%,以女性患者較多,右側多於左側,患者通常手無法高舉過肩,或活動、高舉時候肩部疼痛或甚至於肩關節完全無法活動,使日常生活有許多不便,如梳頭、穿衣拉拉鍊、曬衣、搔背、甚至晚上睡覺,壓到患處倍感疼痛等。冰凍肩的原因大多數不明,但若長期肩部固定不動(如害怕疼痛導致不敢動到肩關節,逐漸使關節囊沾粘攣縮)、過度使用、肩外傷、內分泌機能失調(如停經後婦女)、免疫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頸椎疾病(如頸椎間盤突出症),其罹患率較高。其他病因包括肩部慢性勞損(如由某次用力過猛或動作失當,因而引起內部組織受傷、粘連,日積月累,終於造成整個肩關節囊都受影響),還有老化體衰或勞累過度使軟組織脆弱、以及肩部經常接觸低溫或冷風使血管收縮及降低血液循環、運動傷害、以及車禍等。

冰凍肩的病理過程大致可分為急性期、黏連期和緩解期:

第一期(疼痛期),肩膀因發炎而感到疼痛及僵硬,疼痛感即使在休息時也不會消失,尤其夜間疼痛更是劇烈,容易影響患者的睡眠品質,但關節活動度下降並不明顯。此階段持續3~9個月不等。 第二期(冰凍期)仍會持續疼痛,受傷的組織以及關節囊的纖維開始沾黏。此時期關節活動度的限制變得更明顯, 尤其是外展及外旋的方向, 病人在此時期的日常生活也會出現明顯的干擾。此階段約持續9~15個月。 第三期(恢復期) 疼痛和粘黏的情況會逐漸改善, 但關節活動度的下降仍然十分明顯。之後15~24個月逐漸恢復, 但可能會留下不等程度的關節活動度的損失。